院长介绍

院长介绍   丁钢 终身教授

丁钢,男,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绍兴。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先后获黑龙江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教育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1994年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访问学者。1999—2001年任香港教育学院课程及教学系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人保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教育学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秘书长、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教育学、心理学)召集人、上海市市教育学会教育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研究中心主任等。

研究领域

中国文化与教育、教育文化与社会、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和技术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主持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著、编出版著作15种,在海内外以中英文发表学术文章150篇。主编丛书有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世纪教育前沿研究课程系列》,《教育地平线》、《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中国教育传统与文化研究系列》等丛书。担任《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集刊)主编、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常务副主编、以及《教育研究》等多份CSSCI学术期刊编委、英国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特邀编委、英国SAGE出版社The SAGE Handbook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国际编辑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顾问编辑,兼任香港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荣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的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术研究

    指导的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4、2010)、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3、2007、2009)、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2009)和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10)。

    科研成果曾获“首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二等奖(1990),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决策咨询奖一等奖(2011)、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作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的先行者,通过中国教育传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理论探索,以全球教育文化的视野,发掘教育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中国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方法和理论基础;二是关注现实教育变革的文化理由研究,以确立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国际教育发展中的自身特色。在教育与日常实践、教师教育创新等方面,强调从全球文化与本土知识创新的理论张力,拓展中国的教育研究。三在国内首先倡导教育叙事研究。对国内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和大力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倡导和推进作用。在学术上也为教育研究新的方向及其研究领域的开拓,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四是创立了一个符合我国发展需求和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和分析系统,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五是建立全国第一个教育综合实验中心“未来教师空间站”和实验系统,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以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的研究平台。

    指导的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4、2010)、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3、2007、2009)、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2009)和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10)。

    科研成果曾获“首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二等奖(1990),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决策咨询奖一等奖(2011)、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2)。以及荣誉称号有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1)和上海市教委“首届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2)等,入选“上海领军人才”(2009)。

    并应邀在日本、美国、泰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会议以及学术讲学。


      


  • 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网站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