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琴∣明清杂字教材对当前新童蒙读物编写的启示【教育文化研究论坛发言摘要之五】

当前位置:首页  阅读空间  月度推介


明清杂字教材对当前新童蒙读物编写的启示

顾月琴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传统蒙学读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仅注重识字教育,而且注重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促进了古代童蒙教育的发展,并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杂字是我国古代流传在民间的识字教材,明清时期被广泛运用于百姓子女的日常教育。杂字多为市井人士或无名塾师编写,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一般语言通俗浅显并且句式短小。因其简单实用而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与“三百千”并行的识字教材。


当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扩大,印刷技术的进步,教材编写经验的积累,明清蒙学教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呈现万壑竟流的景象。其中通俗易学的杂字成为普通百姓的首选,被当做中下层百姓子女接受教育的读物,其内容日趋丰富,种类也日趋繁多,达到了杂字教材编写的鼎盛时期。


一、明清时期杂字教材的主要特征


(一)杂字体例的多样性


对相杂字。所谓对相,就是为字词或语句配上相应插图,也即图文对照或看图识字,这些插图的主要作用,不但绘制了动植物的形象,而且绘制了相关的活动场景,补充和延伸了文字的内涵和叙述。如《绘图四言杂字》(见插图1)、《绘图精校益幼杂字》(见插图2)、《新编对相四言》等。

  

(插图1《绘图四言杂字》) 


(插图2《绘图精校益幼杂字》)


分类杂字。这类杂字以类编排,内容庞杂,不但涉及天文地理,还列举饮食器具,更有花鸟鱼虫等动植物,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所有事务,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小册子。如清光绪年间刊行的《备用杂字》(见插图3)、《新锲便蒙群珠杂字》、《幼学杂字》等。


(插图3《备用杂字》)


释义杂字。是指对所举字词进行解释和介绍,这类杂字在杂字教材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它们具有很大的特色。主要以清文萃堂刻行王相的《万全世事通考杂字》、清徐三省辑《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见插图4)及宣统年间刻行的《智灯绘图杂字》为代表。

  

(插图4《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


(二)杂字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农业知识。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百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杂字作者将这些农业经验录之于书,既起到识字教育的目的,又传授了农业生产知识。如《绘图庄农杂字》(见插图5)围绕农事活动或农家生活,上图下文,四字一句,共600多句,合计2400多字。正文不分类,但依次包括学习、农事、建筑、服饰、饮食、梳妆、杂货、果品及器具等部分。

  

(插图5 《绘图庄农杂字》)


商业知识。明清商品经济繁荣,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价值观开始向 “工商皆本”的新义利观转变。此时,杂字作者顺应时代潮流,冲破传统崇本抑末思想的束缚,大量传授商业知识和经验。如苏州地区的《五言杂字》点明经商要做到诚信公道、账目清楚。


技艺知识。杂字将凝聚了数代人心血、智慧和辛劳的经验用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承和发扬,促进了民间技艺的繁衍和发展。如清代宋信中的《山头杂字》(见插图6)系统记载当地木匠、石匠、泥水匠、银匠等民间工艺的操作要领,叙述详尽,文字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接近口语。此书问世后曾被后人广为传抄背诵,成为当地学童及成人的知识读本。

  

(插图6《山头杂字》)


(三)杂字语言的通俗浅显


采用方言口语,通俗易懂。杂字一般是由市井中人或无名塾师编写,他们长期生活在民间,熟悉百姓生活习俗,所以内容紧贴实际,语言上也抛弃了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而采用民间流行口语。如《七言杂字》(见插图7)。


  

(插图7《七言杂字》)


采用韵语形式,易读易记。杂字语言除通俗易懂,具有口语化特点外,有的还用韵语编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分类杂字韵语,另一种是各言杂字韵语。如《使用杂字》(见插图8),和谐上口,形式整齐。

  

(插图8《使用杂字》)


(四)杂字教育思想向上


重视百科教育。与传统注重备考的蒙学教材不同,杂字是为满足百姓及其子女的实际生活需求编写,较少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涵盖了农事建筑、五谷花木、鸟兽百艺等百科知识,极大地拓宽了受教育者的视野,如苏州民间抄本《杂字》(见插图9),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插图9 苏州民间抄本《杂字》)


重视道德教育。杂字作者长期生活在民间,深知百姓的喜怒哀乐,他们同情人民的疾苦,因而在重视识字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融入对童蒙的思想教育,如力倡耕读、孝悌谦让、敦亲睦族、惜时上进等思想,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融合,使童蒙在识字初始即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而向善向上。


二、明清杂字教材对当前童蒙读物编写的启示


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有助于培养幼儿观察探究能力。杂字虽然以集中识字为主,但它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有助童蒙认识周围世界,发挥着知识教育的功能。如《新锲幼学杂字》(见插图10),中介绍了“乾坤日月,雷雨风云。冰雹雪霰,彗孛都斗星”,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激发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插图10《新锲幼学杂字》)


语言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杂字从二言、三言或四言到十言不等,但以四言居多,语言简洁,句式短小,变换灵活。并且采用押韵的形式,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符合学习认知规律,便于初学者记忆背诵。如《益幼杂字》(见插图11)

  

(插图11《益幼杂字》)


图文对照,形象生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图文对照,使幼儿能够借助插图对文字内容进行梳理,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此外,插图整合了文字的多重描述,有利于幼儿对内容的整体理解消化,减少死记硬背。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行为。如《蒙汉同文杂字》(见插图12)、《新编对相四言》(见插图13)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看图识字课本,比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早了大约400年。

  

(插图12《蒙汉同文杂字》)


(插图13《新编对相四言》与《世界图解》)


劝善向上,惜时进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3~8岁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对这个阶段的幼儿进行培养和熏陶,会奠定他们一生的习性和人格基础。杂字语言通俗浅显,将一些礼仪要求融入日常识字教育,从而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新刻增补四言杂字》(见插图14)还提倡孝顺父母,和睦谦让,与人为善,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插图14《新刻增补四言杂字》)


当然由于杂字作者身处封建时代,受当时主流思想影响,杂字教材中也不乏一些消极的宿命论。但总体而言,这些封建意识在杂字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而进行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杂字教材的主要功能。目前,蒙学读物依然是对童蒙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媒介,合理科学地应用童蒙读物在幼儿教育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充分挖掘杂字教材的精髓,古为今用,对当前新童蒙读物的编写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 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网站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