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的教科书产生于清末洋务运动以后,起源于新学堂的出现和现代学制的形成。中国历史上私塾、书院、旧学堂中的“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等属于传统的教材。本次展示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百年以来中国珍藏教科书,目的是让这些不同时期的课本引领我们去窥见时代的启蒙和体味百年教育演进与变革,述说百年教科书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和沧桑,揭示教科书与社会文化互动史实背后的文化价值,以及形塑国民理想及参与国家改造的功能。本次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编与官编教科书,边区教科书,“苏化”的教科书,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编写的教科书,以及少数民族教科书,女子教科书等,以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转型、学术变迁、民族文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