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 王东杰:声音文化与中国现代性——第八期教育文化与社会研究沙龙
    2014年12月19日下午2点,四川大学历史学教授王东杰应邀来到教育高等研究院做了一期题为“声音文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周勇教授主持,高研院院长丁钢教授,毛毅静老师以及教育学系的学生参加了沙龙。周勇教授首先对王东杰教授作了个简要介绍。王东杰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近现代的学术思想文化,社会史,教育史等方面。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大学的国际化进程,近现代的思想社会变迁,以及微观层面上民国时期的学生文化,尤其关注女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随后讲座正式开始。王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西方有关声音文化与现代性的著作和理论,他进一步解释,多数西方理论是从社会角度来入手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现象是政...
  • 吴刚教授赴河南师范大学作专题讲座
    12月29日下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吴刚教授在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报告厅做了题为“教育硕士论文标准解读”的专题报告。研究生学院有关负责人,各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在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校长助理吴益民主持。吴刚教授围绕“教育硕士论文标准”这一主题,简要介绍了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抽检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他详细阐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形式及各种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求。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针对研究问题的提出、撰写英语学科学位论文的要求等问题与吴教授进行了互动。吴刚教授开阔的视野和精辟...
  • 12月19日沙龙预告:声音文化与中国的现代性
  • 图证中国教师的命运——丁钢教授赴澳门大学参加两岸四地教育史年会演讲
    延续一千三百年的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独特风貌。广大读书人十年寒窗,趋仕途窄路。说它路窄,是中举者少,落第者多。在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寒酸秀才的形象。屡试不第的大多以塾师为业,所谓“家有三斗粮,不作孩子王”,到垂老之年在讲台上忍不住瞌睡,是典型的常态。华东师大丁钢教授的论文以叙述方式丰富多元被称“丁叙述”。这次他以系列的风俗画来叙述教育史。他的论文《村童与塾师——一种风俗画的教育诠释》,搜集宋代以来民间风俗画为研究物证,从具体形象的生活场景诠释底层社会实况和时代的变迁。明代画家仇英临摹的宋代《村童闹学图》展现的中心人物就是打瞌睡的老塾师,一个顽童揭开他的帽子,露出秃顶小髻,另一童蹲在地上绘下...
  • 丁钢院长与曲靖师院教师座谈卓越教师培养与教育学科建设
    12月3日,曲靖师范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与教师座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及教育学科建设”。曲靖师范学院校长李国疆在总结时指出,丁钢教授的主题报告视角多元、起点高远,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深入研究丁教授的报告内容,不断反思学科的发展方向,用实际成果说话,通过借助外部智力,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来实现学科的科学发展。丁钢教授在座谈中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问题,以综合调查、统计分析、全国采样的研究方法,解读了当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及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深度分析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曲靖师院学科体系构建和卓越教师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建议。座谈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对师院...
  • 百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评价尺度:第三届“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 论坛
    2014年11月13日上午9点,第三届“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教育高等研究院会议室如期举行。本届论坛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合作,讨论的主题为“百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评价尺度”,参加论坛的学者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扈中平教授,西南大学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张诗亚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杨小微教授,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副院长吴刚教授和周勇教授,论坛由丁钢院长主持。丁钢院长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讨论形式和主题,论坛以自由讨论的形式进行,大家直接就主题发表看法,一起讨论,在观点的相互激发中能够形成更加清晰的想法。关于本次论坛的主题,丁钢教授说道,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两次夺冠,引起了学者们...
  • 流光掠影中的叙事——毛毅静主讲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沙龙
    2014年10月28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第156期博士沙龙在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邀请的嘉宾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的毛毅静老师。讲座主题为—百年中国教育影像的叙事研究,运用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叙事研究等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从“日常教育生活”与“微观教育实践”入手,以文化与社会研究为基础,致力于探寻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文化教育形式如何再现、表现和形塑民众的日常生活,身份意识、道德与情感认同,揭示这些文化教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作者:杨琼来源:IASE
  • 丁钢教授赴云南德宏芒市讲座:现实与想象——技术如何改变教学
    由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新技术高级研修班”于11月2日至6日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举行。共有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和云南省教师教育联盟多所高校的90余名在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参加了研修班培训。重点实验室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刘三教授、清华大学韩锡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操晓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曹存根研究员,还有云南师范大学的马力教授、夏幼明教授给学员进行了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培训。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讲授的主题为“现实与想象——技术如何改变教学”。丁钢教授从学校可以广泛使用的新技术,...
  • 渠敬东:裴斯泰洛奇与平民教育传统——第七期教育文化与研究沙龙
    2014年10月17日下午6点,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渠敬东应邀来到教育高等研究院主讲题为“裴斯泰洛奇与平民教育传统”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周勇教授主持,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吴刚教授、外国教育史方向的陈锋副教授以及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不同方向的其他师生也参加沙龙。周勇教授首先对渠敬东教授作了个简要介绍。渠敬东教授在社会学上研究造诣很高,无论是翻译国外著作还是进行本土化研究,尤其对于涂尔干的解读见地深刻。此外他对于学术史、思想史也涉猎深远,其研究视角多样,包括其他学科,例如美术史等等。周勇教授说,对于裴斯泰洛奇,学术上的关注在中国并不太多,因此很希望能够听到渠老师从平民教育的视角来研究裴斯泰洛奇。讲座伊始...
  • 丁钢教授做客首场“孟院讲堂”,对话未来教师培养
    孟宪承书院实体化两年来,坚持倡导“学在孟院”的理念,积极营造良好学风。新学年伊始,为了丰富书院学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书院推出“孟院讲堂”系列讲座,拟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特级教师、校长等作为做客孟院,围绕社会责任、全球视野、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等主题与学生研讨,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逐步探索一种以全人教育为特色、与养成教育相协同的书院通识教育新载体。10月8日下午,“孟院讲堂”首场讲座在闵行校区学生共享空间多功能厅开讲,简短的“孟院讲堂”开讲仪式后,我校终身教授丁钢作了题为《学科教育与未来教师教学专业特性的培养》的报告,孟宪承书院院长王建磐教授对报告进...
    • 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网站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