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钢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在2013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

华东师大2013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于6月27日在中山北路校区思群堂隆重举行,434名毕业生获准授予博士学位。 丁钢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希望毕业生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善于思考,保持淳朴之心,并以“存赤子之心,养浩然正气”与所有毕业生共勉。


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在2013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


        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导师们对同学们通过几年来的刻苦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迎来这一人生的重要时刻,即将接受博士学位的受聘仪式,表示热烈的祝贺!

        多年前,我的一位博士生即将毕业,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三年来,每天晚间操场上的锻炼,是我在紧张压抑的学习生活中最轻松的时刻,星光下,在空旷的跑道上,我总想起电影中的那个阿甘,当他要对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时候,他奔跑。但愿以后在奔跑者的心中,会有更多地平静与快乐。”看来我没有能够让学生度过平静而快乐的学习生活,也许在座的同学们也会有类似的感触。但我相信,当你毕业时,这些并不如烟的往事,必将成为你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记忆。

        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有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你能够考进华东师范大学,已经证明你具有了一定的天赋,而今天你能够顺利获得博士学位,靠的就是你坚强的毅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心中的问题。也许这一阶段的思考结束了,而当你走向社会,面对未来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思考的习惯将成为一项伴随你人生的优良品质。否则,我们就可能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说,人们会因为享乐而失去自由,将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我校著名的文史专家苏渊雷先生曾经惠赠我一联,以示后学,即“存赤子之心,养浩然之气”。我以为,这既是对儒道结合的中国文化人格的精辟概括,也是先生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除了善于思考,我们都需要保持一颗纯朴之心,并具有面对未来各种挑战的无畏勇气。如此,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融入于我们的学术人生!

        在此,愿与各位同学共勉!

        谢谢大家!


  • 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网站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