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吉∣论作业本封面的符号文化【第六届论坛演讲摘要选登】

论作业本封面的符号文化


◆ ◆ ◆ ◆


    段俊吉 |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业本封面是平面美术的表现领域之一,由图形、线条、颜色等多元化的视觉符号构成。支配作业本封面的教育因素涉及国家、地方和学校等多重教育行政层面,其教育属性体现了教育与文化的动态关系。近七十年来,作业本封面主题的话语逻辑经历了从国家理性、社会改革到消费文化的三次演进。从封面变迁的历史脉络来看,图像主题的变化体现了特定时期的价值趋向、创作意识和文化诉求。在不同时期,作业本封面的图像内容也各不相同,其素材来源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现象。梳理作业本封面的符号系统和图像变迁,有助于剖析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演进路径及历史动力,进一步探讨教育符号变迁的文化动因。



//

作业本封面的符号系统


作业本是中小学生的常规性学习用品,通常被视作巩固知识教学与促进学习效率的辅助工具。基于作业本的工具属性,其封面图像的视觉表征成为了教育美学的关注重点。从作业本封面的教育功能来看,主要体现在建构了一种图像视觉教育的符号系统。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作业本的封面设计权通常归属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其符号功能往往与教育部门的行政属性相契合,旨在进一步达到教育宣传与思想引导的社会目的。作业本的封面提供了微妙的美学体验,借助视觉符号的生动表达与学生主体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作业本封面的编辑机制中,不同类型的符号彰显了设计者的个性追求,形成了错落有致、重点突出的视觉效果。作业本封面的符号文化,通常融合了行政管理和图像艺术两大元素。



近七十年来,作业本封面的符号主题大致经历了三次变迁,分别反映了教劳结合、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消费等美学意蕴。从封面变迁的历史脉络来看,图像主题的变化体现了特定时期的价值趋向、创作意识和文化诉求。在不同时期,作业本封面的图像内容也各不相同,其素材来源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现象。


建国后三十年:教劳结合。建国初期的美术创作主要服务于工农群众,其内容围绕这类人群而展开。工农美术暗含了国家的文艺方针,通过绘画作品歌颂新时代和新事物。工农美术的特征集中表现为艺术作品的“繁荣感”和“幸福感”,从主题构建到审美思想都与意识形态相关联,以达到教育大众、政策宣传的政治目的。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革命文艺深刻地影响了平面美术的历史进程。革命人物和劳动人民的群像成为了符号再生产的对象,美术作品通常滤去了人性的杂质,赋予了意识形态层面的身份符号。封面图像的工具性使它形成了以劳动文化为主题的视觉符号体系,以思想建设的名义在色彩和构图方面融入了“国家”“人民”“社会”等符号元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尺度。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教育改革运动将马克思的“教劳结合”思想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从德、智、体、美等不同角度对生产劳动与知识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这一点也体现在作业本封面的美术构图上。


改革开放二十年:教育现代化。改革开放初期,平面美术的理论视野与现实创作也迎来了新的契机。西方现代美术思想进入中国,一方面释放了国内美术创作者压抑已久的创作欲望和表达自由,另一方面带来了新式美术观念和创作技法。美术领域的重大变化也为画家创作提供了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国画坛也萌生了更多的自由气息。作为精神变革的艺术符号,它不仅象征着艺术创作的变革,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再次解放的符号,更是中国人重新获得视觉自由的符号。作为九十年代的先锋式艺术代表,“新生代艺术”和“卡通艺术”成为了彰显现代化建设和都市文化的主力军。作为公共话语政策的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历史阶段,体现了传统教育形态向现代社会的转化趋势,其理想结果便是实现教育的现代性。作业本封面的美术主题不仅从图像史视角表征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也是学校教育生活史的符码记录。它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其美学理念提供了历史依据。





新世纪以来:教育消费性。审视中小学生新世纪以来的作业本封面图像的变迁及其规律,需要把它放到消费社会、商业文化与学校教育转型(市场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与发展态势呈现出新的格局,为我国美术事业的繁荣与转向提供了文化条件,商业美术也应时再兴。同时,数码图像技术不同于传统手绘,并没有保留材料、肌理与质感,更注重图像创作与呈现的效率。图像设计者在商业美术中巧妙地运用数码技术,并将消费符号和商品元素镶嵌在各类图像上。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教育市场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空间,推动了教育产业化和知识应试化,教育话语的消费性则是新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因此,教育培训市场以及相关的教育文化公司得以迅速兴起。作业本封面更多地依托电子媒体系统,通过封面图像和品牌风格的创新引发学生和家长的购买欲,借助教育培训的市场化运作有效把控了目标群体的消费心理。




/ 三 /

作业本封面符号变迁的文化动因


近七十年来,作业封面的图像主题被不断重构。作为作业本的“门面”,封面设计将行政编码和图像教化有机结合。一方面,行政管理类符号是学校教育行政化的一种细微表征,体现了我国公办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秩序。另一方面,图像艺术类符号通过色彩的搭配引发受众的感官共鸣,借助线条的曲折转换封面的呈现方式。它将理性的文字与直观的图像有机融合,表征了人类情感的形式美。同时,作业本封底也是符号文化的隐性元素。除了常规的印刷信息,封底也融入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身体的关注。比如,部分作业本的封底印有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及写作须知。



建国后的三十年间,作业本封面的主题文化表现出形式化和刻板化的特征,形成了样板化的创作结构。它受到国家层面的审美理性制约,遵循了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和内在规则,强调文字与图像的教化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了文艺创作的革新,作业本封面的文化主题也走向多元化和校本化。新时期的图像创作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思想倾向,而不再完全囿于样板美术对内容选择和形式表达的限制。进入新世纪,工具理性和感性诉求的相对矛盾不断加剧,作业本封面的教育主题的建构以及观看活动的实施则担负起双重职责:一方面要抵御来自传统观看行为中理性主义的宰制,另一方面要实现主体本身的生命诉求。



作业本是学生的学习用品,是课堂学习和家庭教育所不可或缺的生活物件。正是由于作业本的“在场性”,其教化功能也得以融入了学生的日常教育实践。近七十年来,作业本封面的教育主题经历了多次变迁,暗含了教育文化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沿革。它作为一种教育隐喻,将宏观的教育目标投射到了微观图像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被不断重构,而作业本的封面图像则成为见证这一过程的图文载体。它的教育文化意蕴在于:将图像艺术和科学教育有机融合,为封面主题的演进提供了历史动力,不断地朝向和谐教育的方向转变。只有当图像创作从社会教化、理性劝服转向审美体验、感性愉悦,作业本封面的图像教化才能真正地为培养“生活的艺术家”服务。


/ end /


编辑:胡乐野


  • 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网站

返回原图
/